
常德讯——11月下旬,湖南常德石门县的群山之间,悄然飘下今冬的第一场雪。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雪,不仅成为湖南今冬的“开场白”,也让这座山水之城瞬间披上梦幻的银装。雪花纷飞的瞬间,石门以最纯净的姿态迎接冬天的到来。
根据气象监测数据显示,11月22日凌晨开始,石门县壶瓶山、夹山和白云山等高海拔地区率先出现雪花,至上午9时,县城城区上空也陆续飘下细密雪粒,局部山区积雪厚度达3厘米左右。这是进入2024年冬季以来,湖南境内首次出现明显降雪过程,标志着全省正式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季。
据了解,此次降雪过程受强冷空气影响明显。省气象台发布消息称,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自北向南快速推进,伴有充沛的水汽输送与地形抬升效应,石门作为西部高山地形突出的区域,成为湖南最早出现雪花的地区之一。气象专家分析,未来三天石门及周边地区仍将维持低温阴雨天气,局部山区仍可能出现霜冻或零星小雪。
常德市气象局工作人员表示,11月下旬出现降雪在气候记录中并不常见。“往年石门的首场降雪通常会出现在12月中旬左右,今年提前了近三周,可见冷空气的强势程度。”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气温骤降期间要注意取暖安全,避免使用不合规的取暖设备引发事故。
雪后的石门,美得仿佛一幅展开的水墨画。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大批摄影爱好者,游客在山顶拍摄云海与雪松交织的唯美画面。当地民宿业主刘霞告诉记者:“消息一传出来,我们这里的房间几乎被订满,尤其是山顶可以看雪景的木屋,昨天半天就被抢光。”
据“常德文旅发布”平台统计,降雪消息发布后24小时内,石门景区相关搜索热度上涨超过220%,短视频平台上“石门初雪”话题播放量突破180万次。常德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也及时推出“邂逅石门初雪,遇见冬日温情”冬季系列主题活动,吸引周边游客前来体验滑雪、泡温泉、品冬令美食。
为应对此次降雪天气,石门县交通、公路、电力等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县交通运输局连夜组织人员撒布融雪剂,重点巡查石门至慈利方向的S306线等易结冰路段,确保车辆安全通行。电力部门则加派抢修队伍,检修高压线路和山区供电设施,全力防止因覆冰造成的断电事故。
石门公路养护中心负责人介绍:“我们准备了充足的融雪剂、应急物资和除雪车辆,一旦出现严重结冰,将第一时间进行清除。保障群众出行与物资运输畅通,是我们首要任务。”
虽然降雪看似突然而浓烈,但对农业影响总体可控。石门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分析说,本轮降温降雪有助于减少越冬害虫数量,对油菜、柑橘等在田作物影响较小。“只要后续温度缓慢回升,这场雪反而对明年春季农业生产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当地果农张国清笑着对记者说:“这场雪虽然让山里的橘园白茫茫一片,但果树进入休眠状态,反而能抵御更严寒的冷空气。看来今年冬天的橘子要‘睡个好觉’。”
降雪消息一经发布,迅速登上“常德网”和“湖南天气”等多个网络平台的热榜。网友纷纷留言:“石门真争气,打响湖南冬天第一雪!”、“今年一定要去壶瓶山看雪景打卡。”还有不少摄影达人分享了雪后常德城区的航拍视频,白雪覆顶的古城、银装素裹的沅水河畔,在镜头下宛若童话世界。
业内人士指出,这波网络热议有助于提升石门的冬季旅游品牌形象,让更多人认识到常德不仅有桃花源的春,也有冰雪童话的冬。“雪经济”正在成为地方文旅融合的新名片。
气象专家提醒,随着全球气候系统复杂性增强,湖南冬季的气温波动或将更加频繁。此次石门提前迎雪,既是冷空气活跃的体现,也提醒公众注意极端天气的防范。未来几周,湖南中北部地区仍将出现多次降温过程,市民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出行和生产生活。
常德市应急管理局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冬季防寒防冻应急机制,加强城乡安全供暖与交通保障,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同时,呼吁各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山区森林植被,为气候调节提供坚实自然屏障。
结语:这场飘落在石门的冬雪,不仅开启了湖南的冬日序章,也让人们看见了自然与城市的共舞。雪落无声,却深刻记录着季节的转折与生活的温度。从雪景中的人文热度到城市运行的默默坚守,石门的“首雪故事”,正在成为冬季湖南最温柔的一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