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网」找对象、办婚礼、搞装修、聊育儿、看小说、租房买卖二手房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常德嘉树学校教师侯昕代表湖南登上全国课例展示讲台 展现常德教育新实力

2025年11月20日 07:11
 

常德嘉树学校教师侯昕代表湖南登上全国课例展示讲台 展现常德教育新实力

【常德日报讯】 近日,从教育界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常德嘉树学校教师侯昕作为湖南省优秀教师代表,登上全国课堂教学展示讲台,以卓越的教学设计与鲜明的教学特色赢得了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教育改革背景下常德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也折射出常德基础教育在全国教育体系中的不断崛起。

一、全国课例展示舞台上的“常德声音”

全国课例展示活动是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每届都汇聚了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教学能手。这次活动在教学理念创新、课堂研究实践等方面具有风向标意义。侯昕教师凭借多年来对课堂教学深耕细作的积累,以一堂兼具思维深度与情感温度的语文课,成功吸引了评审专家的关注。课题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改革”展开,她通过问题链设计与互动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文本内涵,实现了知识与素养的有机融合。

来自国家教育评估中心的专家评论指出:“侯昕老师的课堂形式灵活,思维鲜活,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湖南代表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一场教学展示,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交流。“她代表的不仅是个人实力,更是湖南省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

二、从嘉树课堂走向全国视野

侯昕自加入常德嘉树学校以来,一直致力于课堂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双重变革。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她积极探索“精准作业、深度学习、开放课堂”的新路径。在嘉树学校,她是“语文深度学习研究组”的核心成员,主导完成了多项校级教研课题。她的课堂以“轻负担、高质量”为特色,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思维拓展的培养,形成了具有鲜明常德特色的“情境驱动 · 思维表达型”教学模式。

据了解,在此次全国展示活动之前,侯昕的教学成果已多次在省内外获奖。她的微课作品《诗意课堂的语言艺术》入选湖南省优秀课例库;同时,她还曾受邀参与教育部人教社教材教法研究项目,为全国中小学教师提供教学示范资源。

三、常德教育的体系化崛起

近年来,常德市教育局不断加大教师培养与教育科研支持力度,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名师引领—骨干带动—青年成长”三梯级培养体系,常德逐步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理念先进、实践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特别是以嘉树学校、鼎城区第一中学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化学校,在课程建设、课堂创新、信息化教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常德市教育局教研室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共有省级课堂教学研究基地校12所、市级名师工作室36个,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等主要学科,实现了全市教师教研资源的共享与互融。“侯昕老师此次登上全国讲台,是全体常德教育工作者多年来潜心钻研与集体智慧的成果。”

四、班级育人观的实践样本

除了课堂教学的精彩呈现,侯昕还以“育人先育心”为核心理念,重视学生的情感成长与文化积淀。她提出“语文学习的最终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思维品质”,通过阅读项目、写作工坊、实践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她的班级曾连续三年获得“嘉树优秀班集体”称号,而学生作品也多次在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中获奖。

侯昕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唤醒”,真正好的课堂应该像一场生命的对话,“教师不是知识的传输者,而是学习的引领者和思想的点燃者。”这种理念在她的课堂中被具象化展现:学生自发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让课堂真正成为“生长的环境”。

五、数字化与课堂革新的融合

与时俱进的教育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嘉树学校近年来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建设,引入人工智能教学评估系统、数字化资源库及课堂交互平台。侯昕作为首批试点教师,将人工智能分析工具应用于作文教学和阅读理解过程,通过智能批注系统精准掌握学生学习短板,实现个性化辅导。这种创新性实践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也在全国教育信息化论坛上得到推广。

她坦言,数字技术并不会取代教师,而是让教学更智慧、更有温度。“科技帮我们更精确地了解学生,也让教学回归育人的本质——有方向、有情感、有价值。”

六、从一堂课到一座城的教育品牌

侯昕走上全国舞台,背后是常德教育体系的持续创新与开放格局。近年来,常德积极打造“教研共同体”,建设跨校协作机制,形成以嘉树学校为代表的示范带动效应。教育部门定期组织“名师下乡”“城市课堂联盟”等活动,让优质教学资源惠及基层学校,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在政策层面,常德市出台的《常德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6)》明确提出,要以课例研究为抓手,推动课堂教学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侯昕的成功正是这一政策的生动注脚。

七、教育改革的时代注脚

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教师是关键变量。侯昕的全国展示案例,不仅是一次个人荣誉的绽放,更是常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缩影。长期以来,常德市通过深化课堂改革、强化师资培训、优化教学评价体系,让“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常德教师正在从“教书匠”转变为“学习设计师”“学生成长顾问”,不断推动课堂走向更高层次的创造性实践。

八、未来展望:让每一堂课都闪光

当前,常德教育正迎来新一轮机遇与挑战。“双减”政策、教育数字化转型、核心素养落地等一系列改革,既是考验,也是动力。侯昕的登台不仅标志着常德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提升,更预示着地方教育品牌走向全国的新局面。常德市教育局表示,将继续加大教育科研资源投入,推动更多教师在国家级平台展示常德课堂的创新成果。

正如侯昕在发言中所言:“教育的意义在于点亮生命。课例展示的终点,不是荣誉的掌声,而是教育精神的传递。”她用行动诠释了一位新时代教师的使命与担当,让常德这座城市的教育故事更加温暖、有力。

结语:从嘉树学校的一间普通教室,到全国瞩目的教育舞台,侯昕与她背后的常德教育正在谱写新的篇章。未来,随着教育现代化体系的不断完善,常德作为湖南乃至全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必将在“质量与创新并重”的时代浪潮中,发出更加响亮的常德之声。